张志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(张志和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和画家)
1.写作目的、表达的情感不同。
张志和的词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,对山野林泉的留恋。据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记载,张志和的鱼钩是没有鱼饵的。没有鱼饵,钓得到鱼吗?张志和却说,他钓到了很多很多。他钓到了什么?张志和垂钓,钓来清闲,钓来飘逸。朝廷里充满了尔虞我诈,哪有这里清净悠闲?词人只有从乐而忘返的美丽景色,感受宁静和闲适的心境。
张松龄的和词,表达了对弟弟的规劝、担忧和期盼。他用语委婉真诚。首先设身处地站在对方角度说,我理解你乐情山水的心境,也同样感受到风波的可亲可喜以及悠闲的乐趣,然后笔锋一转,说已经在清净幽静的松径旁筑好了草堂等你归来。最后三句,借太湖上风浪的巨大来衬托内心的担忧,也表达了希望弟弟适时归家的诚挚愿望。作为兄长,个中感情可谓情深意长。
2.表现手法有所不同
张志和的词重在触景生情。前面的写景使我们看到了壮美的西塞山的另一面貌:柔美、静谧、自在、随意。山水来把词人衬托成青色和绿色,张志和就是这样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。舴艋舟上坐着碧蓑青笠的渔夫,悠然自得地垂钓着。如此清远秀逸的景致,如此空灵微妙的诗心,怎能不令人陶然物外,深契真意而忘却了风雨,忘却了回家?词的末尾卒章显志,“不须归”三字将作者真率洒脱的心境表现得既含蓄又深情。
张松龄的和答词景中含情,情景交融。风拂水面波纹,乐在其中;水面独自垂钓,悠闲自在;草堂旁边的松下小路,漫步其上远比攀高轻松多了。太湖水洞庭山这些美景虽好,可狂风大浪来了也应该远离风险归根故土。这首词边写景边抒情,自然而畅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