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《除夕》杜牧(《除夕》白居易)
杜牧没有写过关于除夕的古诗。节选一篇杜牧关于秋夕的诗句。
《秋夕》作者:杜牧 【唐代】
银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。
天阶夜色凉如水,卧看牵牛织女星。
白话译文:
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,
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。
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,
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。
除夕
作者:释善珍 朝代:宋代
除夕原文
七十明朝是,年将衰并来。
顽皮禁冷暖,老气压凶灾。
铁砚穿何益,金丸跳不回。
君兄爱伶利,与汝换痴獃。
元日
王安石〔宋代〕
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
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
译文
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,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。
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,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。
注释
元日:农历正月初一,即春节。
爆竹: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。用来驱鬼避邪,后来演变成放鞭炮。一(yí)岁除:一年已尽,“一”字用在第四声(去声)字的前面时,“一”变调,读第二声(阳平)。除,逝去。
屠苏:指屠苏酒,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,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,以驱邪避瘟疫,求得长寿。
千门万户:形容门户众多,人口稠密。
曈曈: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。
桃:桃符,古代一种风俗,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、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,悬挂在门旁,用来压邪。也作春联。
《元日》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,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。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,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。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、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,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。《清明》
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,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?
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。这一天正是清明节,诗人杜牧在路上行走,遇上了下雨。清明,虽然是柳绿花红、春光明媚的时节,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,常常赶上“闹天气”
元日
(宋)王安石
bào zhú shēng zhōng yī suì chú
爆 竹 声 中 — 岁 除,
chūn fēng sòng nuǎn rù tú sū
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。
qiān mén wàn hù tóng tóng rì
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,
zǒng bǎ xīn táo huàn jiù fú
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。
清明
唐朝·杜牧
qīng míng shí jié yǔ fēn fēn
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,
lù shàng xíng rén yù duàn hún
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。
jiè wèn jiǔ jiā hé chù yǒu
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?
mù tóng yáo zhǐ xìng huā cūn
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