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香积寺(过香积寺王维原文注释翻译)
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、幽深寂静的境界,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。过香积寺表达了诗人洒脱不羁的性格特点和高雅的情趣。
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,是写诗人在深山密林中的目见和耳闻。诗采用由远到近、由景入情的写法,从“入云峰”到“空潭曲”逐步接近香积寺,最后则吐露“安禅制毒龙”的情思。这中间过渡毫无痕迹,浑然天成。诗人描绘幽静的山林景色,并不一味地从寂静无声上用力,反而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和呜咽的泉声,这钟声和泉声非但没有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,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之感。这就是通常所讲的“鸟鸣山更幽”的境界。
颔联对句“深山何处钟”,自然也是描写寺庙的钟声,只是还是不知道在哪里,所以“何处钟”。
颈联是名句,但是单从字面上来看,只有寺庙幽静的意境,不能说特指寺庙风景。
尾联的“安禅制毒龙”,就有很深的佛道意味了,当然与寺庙有关了。“安禅”是佛教用语。
字面上与寺庙有关的就是首句、第四句和末句,但是整首诗都笼罩在静心、幽远的寺庙意境之中。
《过香积寺》全诗如下
不知 香积寺, 数里入云峰。
古木无人径, 深山何处钟。
泉声咽危石,日色冷青松。
薄暮空潭曲,安禅制毒龙。
香积寺,钟,安禅,毒龙与寺院有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