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诗词名句 > 正文内容

和光同尘(和光同尘,与卷同舒,一身披晴朗)

fuyijie1个月前 (06-15)诗词名句12

原文


道冲,而用之或不盈。


渊兮,似万物之宗。


锉其兑,解其纷,


和其光,同其尘。


湛兮,似或存。


吾不知谁之子,象帝之先。

摘自老子《道德经》

意思是指不露锋芒,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。和光同尘的人,大智若愚。即:混合、调和各种光彩,使得不光耀不突出,混同于尘垢。做人要不露锋芒,与世无争。

和光同尘,意思是指不露锋芒,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。褒义词,引申为对他人有宽恕之量,对谤语有忍辱之量,对忠言有虚受之量,对事物有容纳之量。和光同尘出自《老子》:“和其光;同其尘。”

和光同尘作者

佚名

永遇乐·忙里偷闲

作者: 佚名 (宋代)

忙里偷闲,闹中取静,利名休竞。

有限光阴,无涯尘事,贪爱何时尽。

无情鸟乌兔,催人早老,暗里换了绿鬓。

此形骸、假合幻化,算来有甚凭准。

随缘度日,和光同尘,惹甚闲愁闲闷。

富贵由天,荣华是命,休更劳方寸。

心中无事,眼前清净,俱是快活时景。

和光同尘

hé guāng tóng chén

成语解释 和;同:一起;混同;光:荣耀;尘:尘俗。指把光荣与尘浊同样看待。

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和其光,同其尘。”
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
成语用法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

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

释义

和、同:混同,混和;和光:把所有的光彩混合在一起;同尘:与尘俗混同在一起。

出处

和其光,同其尘。注

《老子》四章

引证


和光同尘,与时舒卷,戢鳞潜翼,思属风云。

《晋书·卷一·宣帝纪》

形容与世俗混同,不突出自己,不露锋芒,与世无争,后也指随波逐流。用于书面语,比喻性较强,

和光同尘(拼音:hé guāng tóng chén),是一则出自文人作品的成语,成语相关典故最早出自《道德经》。

相关文章

十首最美古诗词(33句最美古诗词)

杜牧的《泊秦准》堪称千古绝唱的七言绝句 泊秦淮   唐.杜牧   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   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。 《赠汪伦》: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,忽闻岸上踏歌声。桃花潭水深千尺...

李白杀孟浩然原因(李白为孟浩然)

这首诗是李白初居安陆时所作。出川未久,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的李白,这时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,两人一见如故,在送孟浩然东下扬州时,李白挥笔写下了这首传涌千古的杰作。李白刚刚结束江南之游,扬州对他来说...

半江瑟瑟半江红 全诗(半江瑟瑟半江红 全诗是几年级的诗)

关于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全诗是:《暮江吟》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。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。译文残阳倒映在江面上,霞光洒下,波光粼粼;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,一半呈现出红色。最可爱的是那九...

端午节手抄报内容(端午节手抄报内容二年级)

端午节手抄报内容(端午节手抄报内容二年级)

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端午吃粽子,现在人们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。传说,爱国诗人、楚国大夫屈原,面临亡国之痛,于五月五日,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,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,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...

醉缠欢(她那么软(军婚高干婚恋)完结)

醉缠欢(她那么软(军婚高干婚恋)完结)

和《蛇王冥妻》一样的小说:《醉缠欢》小说简介两千年前,他将她护在身后。独自承受天人两界的灾祸。 天上人间,我沐晴只追随夫君你一人。 魔尊重生,两千年前的承诺,由她去守候。 &...

次韵刘景文登郑王台见思五首

一、赠刘景文 [宋]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,菊残犹有傲霜枝。 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橙黄橘绿时。 二、次韵刘景文登郑王台见思五首 [宋] 黄庭坚 系匏两相忆,极目十余城。 积潦干斗极,山河皆夜明。 白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