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杀孟浩然原因(李白为孟浩然)
这首诗是李白初居安陆时所作。
出川未久,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的李白,这时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,两人一见如故,在送孟浩然东下扬州时,李白挥笔写下了这首传涌千古的杰作。李白刚刚结束江南之游,扬州对他来说记忆犹新,何况,还有更多的地方等着他去游历,他的远大抱负也尚未实现,当然不会跟孟浩然再去旧游之地了.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。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、喜欢交友的诗人,他“一生好入名山游”,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,足迹遍布中原内外,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、歌颂友情的作品。
公元727年(唐玄宗开元十五年),李白东游归来,至湖北安陆,年已二十七岁。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,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,在外游历,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“酒隐安陆,蹉跎十年”。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,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。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,两人很快成了挚友。公元730年(开元十八年)阳春三月,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(今江苏扬州),便托人带信,约孟浩然在江夏(今武汉市武昌区)相会。几天后,孟浩然乘船东下,李白亲自送到江边。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这首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。
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因为两人是挚友,关系很好,孟浩然去广陵,李白相送,依依惜别。
孟浩然,字浩然,号孟山人,襄州襄阳人,世称孟襄阳,盛唐山水田园诗人,与王维并称“王孟”。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,游长安,应进士举不第。曾在太学赋诗,名动公卿,一座倾服,为之搁笔。开元二十五年被张九龄招致幕府。但其仕途困顿,最终修道归隐,曾隐居鹿门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