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诗词名句 > 正文内容

中华经典诗文作品100篇(中华经典诗文作品100篇图片)

fuyijie1个月前 (06-15)诗词名句6

1、《月下独酌(其一)》

作者:李白

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

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

月既不解饮,影徒随我身。

暂伴月将影,行乐须及春。

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乱。

醒时同交欢,醉后各分散。

永结无情游,相期邈云汉。

2、《凉州词》

作者:王翰

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

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。

1、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!

2、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
3、留连戏蝶时时舞,自在娇莺恰恰啼。

4、此曲只应天上有,人间能得几回闻。

5、正是江南好风景,落花时节又逢君。

写在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(《滕王阁序》)后的滕王阁诗:

滕王高阁临江渚,佩玉鸣鸾罢歌舞。

画栋朝飞南浦云,珠帘暮卷西山雨。

闲云潭影日悠悠,物换星移几度秋。

阁中帝子今何在?槛外长江空自流。


忆昔午桥桥上饮,坐中多是豪英。

长沟流月去无声。杏花疏影里,吹笛到天明。

二十余年如一梦,此身虽在堪惊。

闲登小阁看新晴。古今多少事,渔唱起三更。

——宋·陈与义《临江仙·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》


说到“古今多少事”,还有一首脍炙人口些:

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。

是非成败转头空。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

白发渔樵江渚上,惯看秋月春风。

一壶浊酒喜相逢。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

——明·杨慎《临江仙·滚滚长江东逝水》

这首是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开篇词。


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。

千古兴亡多少事?悠悠。不尽长江滚滚流。

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。

天下英雄谁敌手?曹刘。生子当如孙仲谋。

——宋·辛弃疾《南乡子·登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

其实说历史文化韵味,司马迁《世纪·太史公自序》中说:“罔罗天下放失旧闻,王迹所兴,原始察终,见盛观衰,论考之行事”,司马迁将无序、杂乱的史料变成了历史,让历史变得有意义,他的《史记》也达到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”的高度,想必里面应该有许多经典的句子吧,可惜我都没有系统地读过。

回到引用的诗歌上,为什么古人在评价历史的时候,总会发出世事无常的感慨呢?也许同人们喜欢回忆,然后发出感慨有异曲同工之处?

今晚浏览了南怀瑾先生的《中国佛教发展史论述》,说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时,他说:“纵观人类历史,凡是具备大仁大勇聪明智慧的人物,他们所抉择的人生道路不外两条,那就是不为英雄,必为圣贤。即生完成赫赫功业,名扬千古的便是英雄。英雄事业,充其量作到一个拨乱世反之正,登生民与任席,可予人类社会一个短暂时期的安宁或升平,因而为王称帝,俨然一世之雄。但历史的兴亡,朝代的更迭,所谓帝王事业往往遗患无穷,因为权势转移,看似热闹的序幕,实系反为悲哀的下场,到头误人误己,毕竟一无是处。反之,圣贤事业,也许寂寞一生,却能永远赋予人们以身心的安泰。而且整个人类问题,种种纷坛复杂,如果仅从政治权利以求底定治平,那只是世俗的观点和天真的想法,因为人心的臧否,关涉政治的兴衰,一治一乱,循环往复,似是历史的定则,永无究竟的答案。何况除了“民吾同胞”,还有“物吾与也”的宇宙众生,其问题的存在,也应一概解决”。

相关文章

端午节的五言绝句(端午节的五言绝句古诗)

以下这首《端午五言三首》就是端午节的五字四句古诗,作者宋代刘克庄,全诗如下:端午五言三首刘克庄〔宋代〕杂遝今观渡,依稀昔浴沂。居人空巷出,几个咏而归。刘克庄(1187~1269) 南宋诗人、词人、诗论...

雪的唯美诗句(雪的唯美诗句六字)

形容雪的唯美诗句1、惨惨柴门风雪夜,此时有子不如无。____黄景仁《别老母》2、燕山雪花大如席,片片吹落轩辕台。____李白《北风行》3、雪消门外千山绿,花发江边二月晴。____欧阳修《春日西湖寄谢法...

葡萄的拼音(葡萄的拼音是几声)

葡萄单字读音为pú(二声)  táo(二声)。两个字放在一起则为pú(二声)  tao(轻声)。是读葡萄pú  táo还是葡萄pú  tao,这要看所对应的语境...

墨梅 古诗(墨梅古诗配画)(墨梅古诗绘画)

墨梅 古诗(墨梅古诗配画)(墨梅古诗绘画)

墨梅元代?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,朵朵花开淡墨痕。不要人夸好颜色,只留清气满乾坤。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,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。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,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。...

中秋节的诗有哪些(中秋节的诗有哪些五年级)

1、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.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?2、《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》唐 · 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,殿前拾得露华新。至今不会天中事,应是嫦娥掷与人。...

李白尸骨图片(李白尸骨图片 原图)

李白墓没有李白遗体。是衣冠墓。 李白(701—762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。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静宁西南),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(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)。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(今四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