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尸骨图片(李白尸骨图片 原图)
李白墓没有李白遗体。是衣冠墓。
李白(701—762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。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静宁西南),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(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)。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(今四川江油)青莲乡,二十五岁起“辞亲远游”,仗剑出蜀。天宝初供奉翰林,因遭权贵谗毁,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。安史之乱中,曾为永王璘幕僚,因璘败系浔阳狱,远谪夜郎,中途遇赦东还。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,后卒于当涂,葬龙山。唐元和十二年(817),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“志在青山”的遗愿,将其墓迁至青山。有《李太白文集》三十卷行世。
出自《独不见》
独不见
唐.李白
白马谁家子,
黄龙边塞儿。
天山三丈雪,
岂是远行时。
春蕙忽秋草,
莎鸡鸣西池。
风摧寒棕响,
月入霜闺悲。
忆与君别年,
种桃齐蛾眉。
桃今百馀尺,
花落成枯枝。
终然独不见,
流泪空自知。
但也不是全部文献,题目的两句话是后人凑起来了!
桃今百馀尺,花落成枯枝。
出自唐代李白的《独不见》
《独不见》,乐府《杂曲歌辞》旧题。这首诗描写的是闺中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。
李白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