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诗词名句 > 正文内容

一江春水向东流全诗(一江春水向东流全诗书法楷书)

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句出自五代李煜的《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时了》:

春花秋月何时了?往事知多少。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
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(栏 同:阑)

《虞美人》是李煜的代表作,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。相传他于自己生日(七月七日)之夜(“七夕”),在寓所命歌妓作乐,唱新作《虞美人》词,声闻于外。宋太宗闻之大怒,命人赐药酒,将他毒死。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,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。

此词与《浪淘沙·帘外雨潺潺》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,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(公元978年),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。宋太祖开宝八年(公元975年),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,李煜奉表投降,南唐灭亡。

三年后,即太平兴国三年,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,李煜对徐铉叹曰:“当初我错杀潘佑、李平,悔之不已!”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,李煜写下了这首《虞美人》词。

李煜(937年8月15日―978年8月13日),南唐元宗(即南唐中主)李璟第六子,初名从嘉,字重光,号钟隐、莲峰居士,汉族,生于金陵(今江苏南京),祖籍彭城(今江苏徐州铜山区),南唐最后一位国君。

李煜精书法、工绘画、通音律,诗文均有一定造诣,尤以词的成就最高。李煜的词,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、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,又受李璟、冯延巳等的影响,语言明快、形象生动、用情真挚,风格鲜明,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,含意深沉,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,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。

《虞美人》李煜

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?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
相关文章

次北固山下(次北固山下古诗)

《次北固山下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一首诗。全文如下:客路青山外,行舟绿水前。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。乡书何处达?归雁洛阳边。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的青山绿水,潮水涨满...

《春雨》孟浩然(《春雨》孟浩然原文)

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孟浩然诗是《春晓》,虽然内容有春鸟。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诗歌从春鸟的啼鸣、春风春雨的吹打、春花的谢落等声音,让读者通过听觉,...

相思(相思原唱)

相思是什么?这似乎是一个言不清道不明但却极为难人的情绪,而文人墨客们也用手中的笔写下了自己对于相思的理解。在苏轼眼里,相思是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“的生死不相忘;在柳永眼里,相思是”衣带渐宽...

描写端午节的古诗50首(描写端午节的古诗有)

竞渡歌 [ 唐 ] 张建封 原文 五月五日天晴明,杨花绕江啼晓莺。 使君未出郡斋外,江上早闻齐和声。 使君出时皆有准,马前已被红旗引。 两岸罗衣破晕香,银钗照日如霜刃。 鼓声三下红旗开,两龙跃...

经典古诗词100首(经典古诗词100首小学)

?一、满江红满江红·写怀朝代:宋代 作者:岳飞怒发冲冠,凭栏处、潇潇雨歇。抬望眼,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闲、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!(栏通:阑)靖康耻,犹未雪。臣子恨,何...

王维《送别》(王维送别的友人是谁)

送别唐代:王维下马饮君酒,问君何所之?君言不得意,归卧南山陲。但去莫复问,白云无尽时。王维这首《送别》,用了禅法入诗,富于禅家的机锋。禅宗师弟子间斗机锋,常常不说话,而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,以求“心心相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