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诗词名句 > 正文内容

李清照最美的十首词(李清照最美的十首词浣溪沙)

fuyijie2个月前 (06-15)诗词名句4

01 《一剪梅》: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

02 《如梦令》: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

03 《点绛唇》:和羞走,倚门回首,却把青梅嗅

04《声声慢》: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

05《武陵春》: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。

06《醉花阴》:莫道不销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

07《浣溪沙》:眼波才动被人猜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,斜飞宝鸭衬香腮。眼波才动被人猜。一面风情深有韵,半笺娇恨寄幽怀。月移花影约重来。

08《夏日绝句》:生当做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

09《鹧鸪天·桂花》:何须浅碧深红色,自是花中第一流。

10《凤凰台上忆吹箫》

1、《如梦令》

常记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。

兴尽晚回舟,误入藕花深处。

争渡,争渡,惊起一滩鸥鹭。

2、《夏日绝句》

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

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

3、《醉花阴》

薄雾浓云愁永昼,瑞脑消金兽。佳节又重阳,玉枕纱橱,半夜凉初透。

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莫道不消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

4、《临江仙·梅》

庭院深深深几许,云窗雾阁春迟,为谁憔悴损芳姿。夜来清梦好,应是发南枝。

玉瘦檀轻无限恨,南楼羌管休吹。浓香吹尽有谁知,暖风迟日也,别到杏花肥。

5、《一剪梅》

红藕香残玉簟秋。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。云中谁寄锦书来?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

花自飘零水自流。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

6、《声声慢》

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

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、晚来风急?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

满地黄花堆积。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?守著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?

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这次第,怎一个、愁字了得!

7、《渔家傲》

天接云涛连晓雾,星河欲转千帆舞。仿佛梦魂归帝所。闻天语,殷勤问我归何处。

我报路长嗟日暮,学诗谩有惊人句。九万里风鹏正举。风休住,蓬舟吹取三山去!

8、《点绛唇》

蹴罢秋千,起来慵整纤纤手。露浓花瘦,薄汗轻衣透。

见客入来,袜刬金钗溜。和羞走,倚门回首,却把青梅嗅。

9、《永遇乐·落日熔金》

落日熔金,暮云合璧,人在何处。染柳烟浓,吹梅笛怨,春意知几许。元宵佳节,融和天气,次第岂无风雨。来相召、香车宝马,谢他酒朋诗侣。

中州盛日,闺门多暇,记得偏重三五。铺翠冠儿,捻金雪柳,簇带争济楚。如今憔悴,风鬟霜鬓,怕见夜间出去。不如向、帘儿底下,听人笑语。

10、《武陵春》

风住尘香花已尽,日晚倦梳头。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。

闻说双溪春尚好,也拟泛轻舟。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、许多愁。

《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》


“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”


这是李清照少女时代的一首代表作,景、物、人、酒,连成一气,充分体现出了待字闺中的李清照的那份洒脱与不羁。

相关文章

感恩老师最暖心一段话(孩子感恩老师最暖心一段话)

感恩老师的话语:1.我尊敬的老师,我的成功是您给予的支持,千言万语一声多谢!2.人生如梦,是您为我们播种梦的种子。让我们的梦生根发芽!3.老师,您的教诲,是明朗的阳光,照在我们的心田,让青春之花绽放!...

表示一辈子深爱的诗句(只字不提爱,句句都是爱的诗句)

表达对爱人深爱的古诗,例如:“山无陵,江水为竭,冬雷震震,夏雨雪,天地合,乃敢与君绝。”出自:上邪上邪!我欲与君相知,长命无绝衰。山无陵,江水为竭,冬雷震震,夏雨雪,天地合,乃敢与君绝。译文:译文上天...

声声慢(声声慢苏州评弹)(苏州版声声慢)

  声声慢(1)  【李清照】   寻寻觅觅(2)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(3)。乍暖还寒时候(4),最难将息(5)。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(6)、晚来风急?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(7)。    ...

有关中秋节的古诗(1~3年级中秋节古诗大全15首)

一、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》唐代: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译: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,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。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,不知道这秋思...

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(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苏轼《临江仙》)

逆旅:旅居。常用以喻人生匆遽短促。 晋 陶潜 《自祭文》:“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,永归於本宅。” 宋 叶适 《剡溪舟中》诗:“自伤憔悴少筋骨,半生逆旅长太息。” 明 何景明 《宗哲初至夜集》诗:“聚散古...

《蜀道难》全诗(《蜀道难》全诗带拼音朗读)

《蜀道难》唐代:李白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,侧身西望长咨嗟!《蜀道难》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;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!2.创作背景对《蜀道难》的写作背景,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,主要有四种说法...